隨著國產漫畫的悄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中,在傳播中國千年神話的同時,我們對于國漫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自從《中國奇譚》開播后,就得到了無數好評,無一例外大家都在稱贊它制作精良,內容新穎,寓意深刻。
這部動畫作品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B站聯(lián)合打造的,共分為8集,每集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
在全網僅開播三集就有5216萬播放量,豆瓣上約9萬人打出9.5的高分。
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離不開觀眾對于內容的喜歡。
《中國奇譚》中的八個獨立故事,包括《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xiāng)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魚》。
影片涵蓋多種美術風格以及制作手法,將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與現(xiàn)代科技藝術結合,如剪紙動畫,水墨風動畫,二維繪畫,中式美學的三維CG。
將中國式想象力展示在世人面前,讓我們看到了對人性,生活,科技等多方面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和哲學。
然而,這部動畫并不全是正面評價,劇集還沒播到一半就惹來了巨大爭議,有家長評論:
“這部動畫片太恐怖了,應該停播!”
“小豬妖被一棍打死,這是暴力。”
“狐妖書生面容妖異,故事畫風極其詭異,嚇哭孩子”。
所以,我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看《中國奇譚》呢?
01、不要讓孩子翻不出“浪浪山”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動畫做出來就該是給孩子看的,但“一個動畫片就應給兒童看”是一個巨大的誤解。
動畫的定位從不只是給孩子看的,隨著國漫的崛起,越來越的年輕人也加入了“看動畫片”的隊伍中。
比如最近爆紅的《深?!?,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神話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齊天大圣》等等...
在觀看《中國奇譚》第一二集故事后,我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
為什么要去考慮給不給孩子看,家長不可以看嗎?動畫本身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不代表低齡和幼稚。
在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中,很多年輕人都說,好像在小豬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一集喜畫風非常可愛,而且背景還用到了我們最熟悉的《西游記》。
這一次,導演并沒有從唐僧師徒四人的視角切入,而是帶我們走進了一個普通,平凡的小豬妖的生活中。
小豬妖處于妖界最底層,他工作勤懇、任勞任怨,但上司好像從不滿意他的工作,還有可怕的KPI,這打工人的心酸簡直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
這些打工人的梗,只有步入社會,在職場和社會大熔爐里摸爬打滾過的成年人才能懂的道理,孩子自然是不懂的。
在《小妖怪的夏天》播出后,網絡上出現(xiàn)了一個很火的詞叫“浪浪山”,浪浪山是小豬妖生活的地方。
其中有這么一段小豬妖和媽媽的對話:
小豬妖:“我想離開浪浪山。”
媽媽:“你說啥?”
小豬妖:“我想跟著大王是挺好,可是一輩子待在浪浪山也是無趣,是不是該出去闖闖?”
媽媽:“哎 別瞎想!能有個干的不錯了,你跟著大王好好干,早日修煉成精,這才是正事。”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座浪浪山。
但是,我們更希望孩子們不會被困在浪浪山中,而是走出浪浪山。
浪浪山是什么?在我看來,它是刻板的,是局限的。
我們希望孩子們是走出浪浪山外看風景的人,是自由,是快樂,是精神豐富,是有理想的新一代。
02、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隨著第二集《鵝鵝鵝》的播出,我們也能理解一些家長的顧慮。這一集的畫風對于孩子們來說確實有些“黑暗”和詭異。
一聽到“鵝鵝鵝”這三個字,我們想起的應該是駱賓王的那首詩。但是,這個動畫片中的鵝是出自南朝吳均所著的志怪小說《陽羨書生》。
這種較為詭異的畫風對于孩子確實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但是,畫風并不能批判一部作品好壞,就連《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曾被舉報“暴力失度、語言粗俗”。
比起過度關注故事的畫風,我們更希望家長去關注孩子對動畫,對內容的理解以及接受度。
一本書,不會讓一個孩子直接成為國之棟梁;同樣,一部動畫,也不見得就會將孩子引入歧途。
在孩子們眼中看到的故事和我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能一味地用成年人的思想去給孩子做決定。
一部動畫的好壞,并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也不是一群人,畢竟每個人心目中所喜愛的事物都是不同的。
所以,動畫影視其實不需要去考慮是給大人看還是適合孩子看。
最重要的是明白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或許在這些故事中有他們喜愛的呢?
03、讓孩子去看世界
捂住他們的眼睛,真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嗎?
在英劇《黑鏡:方舟天使》中,薩拉的母親從小就在莎拉的大腦植入了一款芯片,這款芯片可以實時監(jiān)控女兒的一舉一動,掌握女兒的行蹤。
甚至,可以將她認為對女兒不好的事物都打上馬賽克。
于是,在薩拉的世界里,生病的外公是馬賽克,路邊吠叫的狗是馬賽克,血腥的電影情節(jié)也是馬賽克。
隨著她的長大,母親似乎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外公去世時她并不悲傷;自己手上扎出血的瞬間就會被控制系統(tǒng)屏蔽掉,甚至是自殘她都毫無表情。
是的,薩拉的認知發(fā)育被限制了。
在醫(yī)生建議下母親關掉了控制器,還給了女兒一個完整的人生。
然而,在女兒不見時,母親依舊會開啟定位系統(tǒng),去窺探女兒的生活。
母親的監(jiān)視行為最終被薩拉發(fā)現(xiàn),由于系統(tǒng)開啟了保護模式,在薩拉瘋狂毆打母親時,畫面變成了馬賽克。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個孩子的人格,精神世界的塑造是來自多方面的培養(yǎng)和影響。
重要的不是孩子們在看到了什么,而是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作為家長,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們的未來。
在斯瑪特兒童美術的課堂中,我們將美德教育當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選取52種美德,正確引導孩子們去理解世間萬物,去豐富精神世界。
為孩子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靈,也讓他們的藝術得到最好的滋養(yǎng)。
在斯瑪特,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孩子們在觀看同樣的作品,歷史古跡,漫天星辰后,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都是不同的。
在他們的腦海中萬物并不是一樣的,蘋果可以是紅色的,但是也可以是綠色的,黃色的...
藝術從來不是單一審美所形成的,正是因為每個人眼中的色彩都是不同,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這么多五彩斑斕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