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志著天氣回暖,萬物復蘇。
這個時節(jié),大地回春,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故而有了“春雷響,萬物生。”
這個美好的時節(jié)給予了人們無限的生命力,喚醒了那些沉睡的春花,它們正在慢慢盛開。
春花,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花。俗話說“一朝春雨落,十里春花開”,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三月,和我們一起去博物館里賞春花吧。
迎春花
迎春花,是百花之中開花最早的花。迎春,意味著迎接春天的到來,它如同春天使者告訴人們春季的到來。迎春花一般在2到4月開花,金黃色的形似小喇叭,簇擁在枝頭,滿目金黃。
連唐代詩人白居易都感嘆: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恁君與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清 董誥 二十四番花信風圖之迎春 局部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院
現代 于非闇 《迎春圖》
現藏于 北京畫院
玉蘭花
玉蘭開花也比較早,它一般在2到4月份開花。玉蘭花的香味非常濃郁,但是花期比較短,10天左右。玉蘭花從古至今都象征著忠誠高尚。
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道: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木蘭以前和玉蘭是一個品種,屈原用玉蘭和秋菊比喻君子高潔的品行,表達了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清 胡湄 玉堂富貴
現藏于 天津博物館
明 文征明《玉蘭圖卷》局部
現藏于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先秦·佚名)
每年的3到6月山桃花就開了,古人似乎對于桃花有著特別的喜愛,無論詩詞,還是畫作,桃花的“出鏡率”那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大概是因為桃花代表愛情,桃代表長壽,桃樹還代表仙境。
宋代詩人陸游曾在詩中寫道:
妖妍天遣占年華,嘆息人間有許花。
十里織成無罅(xià)錦,半天留得未殘霞。
《梅僊塢花涇觀桃李》
清 鄒一桂《花卉八開·竹子桃花圖》
現藏于 天津博物館
清 惲壽平《燕喜魚樂圖》局部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院
杏花
杏花,一般在3月開花,花期非常短,估計十天左右。杏花的花苞呈紅色,隨著開花一點點變白。古人的詩詞中,形容杏花的名句可是非常多。
宋代詩人楊萬里是這么形容杏花的:
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
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
《薌林五十詠·文杏塢》
南宋詩人葉紹翁曾經去好朋友花園賞春,到了發(fā)現好友并不在家,然而園中的一枝紅杏躍出墻頭,寫下了那句著名的: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意思是:這園中的門雖然不開,但是這滿院子的春色卻難以關住,一枝紅杏探出墻頭在向人們炫耀著春天的美麗。
南宋 馬遠《倚云仙杏圖》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館
明 沈周 《杏林飛燕圖》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館
海棠花
海棠被譽為“花中神仙”,海棠花的花期在4月,唐明皇李隆基說它像楊貴妃那樣美,雖然艷麗但不俗氣,所以也被叫做“花貴妃”。
金代詩人元好問曾寫詩贊美說: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陸治、王谷祥合筆《海棠玉蘭》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人云:岷蜀地萬里,海棠花獨妍。(唐·沈立更)
明代畫家陸治留下了多件描繪春分時節(jié)花信的圖畫,其與王谷祥合筆的《海棠玉蘭圖》軸即是一例,目前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海棠花與玉蘭花交相輝映,顏色鮮艷飽滿,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象征春的到來。
郎世寧《仙萼長春圖冊-海棠與玉蘭》
現藏于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出生于米蘭的郎世寧以傳教士身份來到中國,獲康熙皇帝召見。當時61歲的康熙,酷愛藝術與科學,雖不認可郎世寧的宗教觀點,但是他把郎世寧當做一位藝術家看待,甚為禮遇,任郎世寧為如意館畫師。
春天的花,不僅藏在博物館里,更在大自然中。在這個春意盎然的三月,和家人一起走進大自然,看看春天的花,去尋找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