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 北京 晴
親愛的家長們: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個人的,才是人人的。在這封信中,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國民族文化方面的心得體會。
在這個世界上,強大的國家背后必然要有強大的文化支撐,而強大的文化則來自于對自己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和弘揚。
在斯瑪特的課程里,不僅有羅馬、角斗士、神話與神廟、畢加索、圓點女王(草間彌生)、蒙克,還有很多“民族風”的內(nèi)容,有風吹草低的遼闊草原,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藝術,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
熟悉斯瑪特課程的家長一定能感受到這種“藝術+世界”“藝術+中國”的課程理念和風格,我們要讓孩子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也要讓他們有一顆中國心,知道中國文化的優(yōu)長,有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信,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個有自信的人,因為這也是他的母體文化,人從他的母體文化中來。斯瑪特教育體系有五大元素:母體文化、西方色彩、藝術設計、當代藝術、民族藝術。我們對民族藝術和母體文化一直很關注,這種教育理念從斯瑪特成立之初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一以貫之。
還記得是在2016年11月,北京太廟,斯瑪特的小學員們在這里體驗了一堂新鮮有趣的“泥塑彩繪臉譜課”,提筆勾勒間,感受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無窮魅力。
當孩子們看到京劇《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形象之后,眼睛瞬間被點亮了,他們跟著佟秀芬老師認真學習,一絲不茍地完成著每一個流程,這次學習讓他們流連忘返、獲益匪淺。
斯瑪特的學員跟佟秀芬老師學習泥塑彩繪
佟秀芬老師正是北京泥塑彩繪臉譜的第四代傳人,她也是國家泥塑彩繪臉譜“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泥塑彩繪臉譜脫胎于京劇臉譜,有著非常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同時在形式上又非常生動活潑,對孩子來說很有吸引力。遺憾的是,這些非常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瑰寶現(xiàn)在同時也瀕臨失傳。一方面,孩子們沒有良好的審美教育素材,他們的視聽被游戲和網(wǎng)絡所占據(jù),另一方面,中國有大量的優(yōu)秀文化資源后繼無人,逐漸被遺忘。
我們非常愿意提供這樣的契機,讓孩子們在民族文化中接受審美的熏陶,讓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傳承。在斯瑪特的“讀城”活動中,以及在我們近期開設的中國古建筑課中,我們將為孩子們提供更多這樣的感受民族文化的機會。
今年一二月份的時候,我們帶學員去西雙版納游學,孩子們親身體會到了傣族文化的迷人魅力,對傣族的舞蹈、陶藝、造紙技術、民族服飾有了近距離的感受,特別是親自參與了陶藝和古法造紙的實踐體驗,孩子們都樂在其中,這和學習書本知識是很不一樣的。
作為一個全國性的教育機構,各地斯瑪特兒童美術中心也充分利用當?shù)氐拿褡逅囆g資源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比如天津津南中心帶孩子到“泥人張美術館”,學習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泥塑”,到“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學習中國三大年畫之一、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楊柳青木版年畫。
這些民族文化的審美熏陶對孩子很重要,對民族文化本身的傳承也很重要。這些事情我們不僅一直在做,而且是全國性的做,力求為中國孩子的成長和中國文化的傳承盡一份力量。
民族文化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對于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來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獨特的自然風貌,共同構成一幅美麗多彩的巨幅畫卷,蘊藏著挖掘不盡的藝術資源。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有名的《敕勒歌》描繪了我國內(nèi)蒙古高原的壯麗圖景。內(nèi)蒙古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一望無際的青青草原,圓圓的蒙古包,肥壯的牛羊,飛馳的駿馬……美麗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發(fā)祥地,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草原藝術。
在一節(jié)叫做“高原美景”的課程中,我們通過“感知”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充分感知草原的青草、羊群、白云、藍天、駿馬、蒙古包……同時也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引導他們了解草原人的生活。在對蒙古草原以及那里的人們有了充分的感知之后,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被激發(fā)出來了,他們盡情揮灑,描繪自己心目中的草原生活。
天高云闊 李峻宇 5歲 斯瑪特山東濰坊壽光中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那就是各民族的小朋友們從小手拉手、肩并肩地生活在一起,共同開創(chuàng)美好的時代,這是一種更重要的審美教育。
以我們的“服飾美學”藝術課為例,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是具有藝術氣質(zhì)的民族,他們能歌善舞,多才多藝,而其中最漂亮的、最能展示他們風采的,莫過于他們的服飾文化。我們向孩子們分別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飾文化,引導他們欣賞其中獨特的美,同時告訴他們不同民族的孩子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賞。
藏族姑娘 李陳昕蔚 9歲 斯瑪特北京西城中心
談到不同民族的文化,費孝通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每個民族都保持并發(fā)揚自己的美;美人之美,要懂得欣賞其他民族的美;美美與共,各民族的美和諧共存,最后就是天下大同的局面。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民族主題的美術課程來傳遞給孩子們的理念。
在這些課程中,正是人人向往的美——民族藝術的美、自然環(huán)境的美、服飾的美,把各族小朋友的心連在了一起,這就是藝術的審美陶冶作用,在培養(yǎng)孩子美感的同時,也陶冶了美的靈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個人的,才是人人的。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也產(chǎn)生了一方文化。一個民族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點和文化基因,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世界因為這些獨特的文化而多姿多彩。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東西,越是容易得到世界的認可,從而成為“世界的”。
一個人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賦和個性,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與其努力滿足別人的期望,不如充分施展真實的自己。在遵守基本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一個人只有堅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善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為這個世界做出獨特的貢獻,從而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這封信的內(nèi)容節(jié)選了我的新書《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的同名章節(jié),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想法,旨在拋磚引玉,引發(fā)大家的思考,與大家共同交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新書,出版社老師說這本書“干貨”很多,我們可以以書為媒介,展開更廣泛的交流。
斯瑪特創(chuàng)始人:武志
#做教育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