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曾說:
“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
天上的神明與星辰,
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就在前幾天
斯瑪特兒童美術山東煙臺芝罘萬達校區(qū)
以第47個世界環(huán)境日為契機
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關于“生命”的美術課
告訴孩子們
什么是環(huán)境污染
環(huán)境遭破壞后會有什么后果
別看我們孩子年紀小
這堂課的收獲真不少
小朋友都很積極的將所學通過畫面表現(xiàn)出來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中
透露出不少善良溫暖的小細節(jié)
看這些圖畫可以感覺到
小朋友的內心也有
朦朦朧朧的想法:
希望小動物們、植物們過得自由快樂
電影《無問西東》里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份。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以誠待人,他人以善報之;以心機待人,他人以冷漠報之。珍惜每一個關心你的人,理解他人的難處,體諒他人的苦處,忘記他人的錯處。心寬了,世界就溫暖可愛了。
本期美德關鍵詞——善良。今天偷偷獎勵所有和上面幾位小朋友一樣善良可愛的孩子。
得與失
雖然有些家長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但是他們大都將家教的重點放在智力開發(fā)上,希望孩子將來能夠考個好學校,然而往往事與愿違,許多家長付出的努力并沒有結出相應的碩果。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或許是因為家教的核心不在于非讓孩子背幾首唐詩、宋詞,關鍵是要家長真正擔當起父母的重任,身體力行地教育子女做一個善良、正直、無私的人。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拋給考生一個話題:得與失
圖源:人民日報 侵刪
“得與失”是結果,還是過程?什么是“得”,什么是“失”?
“得”不能被狹義地界定為高薪、名譽、職位、香車、豪宅等等,“得”還在于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還在于自我確信的那份良善一絲一縷地照進現(xiàn)實,點點滴滴地改善世界的樣子。
《孟子·離婁下》有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是人際交往的準則,同樣是因果循環(huán)的自然規(guī)律。
人生就像儲蓄罐,投入的每一分善良,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悉數回饋。當這份驚喜悄然來臨,我們管它叫運氣,但其實,它只是你久積善良,命運對你的返利。
作家李尚龍在《你要么出眾,要么出局》里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他和朋友在街上走,忽然有個女孩子拍了他一下,說,“我很著急,能不能借你手機用一下,我的沒電了。”
李尚龍猶豫了一下,還是借她了。
姑娘走到一旁,打了一個電話,說朋友一會兒來接她。然后笑著走了。
姑娘走后,朋友疑惑地對他說,“你真是個道德圣人,要是我肯定不借。”
李尚龍回答,“我不是什么圣人,我只是覺得,舉手之勞而已。說不定你以后也會需要他們的幫助。”
朋友搖搖頭,不信。
他們繼續(xù)走了大約五百米,忽然聽到后面有人在喊。
李尚龍回頭一看,是那個剛借手機的女孩子,手上拿著他不小心掉到地上的身份證……
李尚龍在書里寫道:我們幫助每個普通人、每個陌生人,無論他們有多普通、多陌生。其實很多時候,也是為了自己。
愛人之人會被愛
善意會遇到更多的善意
孩子發(fā)自內心的善良
終究會替ta贏得掌聲和好運
時代在進步,今天的教育面貌或許發(fā)生了改變,教育的節(jié)奏也隨之加速運轉。但只要我們家校師長共同努力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培養(yǎng)孩子擁有一顆堅定、善良、正直的心,就可以激勵孩子們在未來前進的路上遇上更多的美好。
同為教育者,我們斯瑪特和各位家長,作為家校共育的雙方,共同的責任是,在孩子不夠堅強的時候當他的后盾,在孩子不夠智慧的時候能提供保護,并且培養(yǎng)孩子獨立有主見的品格,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逐漸成長成熟,擁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之后,還依然保有那一份純潔的赤子之心。
從善從心,能感受他人的苦難,也能明白自己手中的力量,相信明天會更好,有一份熱就發(fā)一份光,把溫暖向周圍傳遞,心里有溫度的人,也會被別人溫柔以待。
斯瑪特是以藝術為載體,對孩子進行美德塑造;同時,也是以美德的塑造,來提升孩子的美學素養(yǎng)。一年52周,選取包括勇敢、善良、自信、節(jié)制、包容、尊重、關心等在內的52種美德,每周訓練一種美德,我們相信,這些美德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最堅實的基礎,也能讓他們的藝術才能得到最好的滋養(yǎng)。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豐臺金茂廣場3號樓12層斯瑪特教育集團
加盟熱線:400-002-1103
預約報課:010-6379-8108
郵箱:
info@smart-art.com.cn
斯瑪特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