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旋其中,雄鷹舞其上”,這是江西鷹潭市名的由來。鷹潭位于江西省東部偏北,信江中下游,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地處武夷山脈向鄱陽湖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轄區(qū)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溫和氣候。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鷹潭同時享有“道都”、“銅都”、“創(chuàng)客之城”等美譽。鷹潭境內的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fā)源地,有“中國道教第一山”的美譽。
上周,我們土生土長的鷹潭小朋友——來自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的SMART寶貝們上了一堂主題為《方言連環(huán)畫》的課,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用畫筆描繪了鷹潭人日常生活中的幾個片段,讓我們從一個側面感受到了鷹潭人樸實生活中最真切和日常的一面,一起來看看吧!
“克七粉啵”
“走咯”
鷹潭人的
一天
是從
一碗
南站牛肉粉
開始的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童書予
指導老師黃佳佳
在童書予小朋友的
畫筆下
圓圓頭的父子倆
津津有味地吃著
南站牛肉粉
吃著嘴里
看著碗里
小眼神被描繪得
生動形象
頗富喜感
說到南站牛肉粉
那是每個鷹潭人
記憶中的味道
南站是“地名”
因大大小小的
牛肉粉店聚集于此
而有了“南站牛肉粉”的通稱
每個在外鄉(xiāng)的鷹潭人
都會想念
這口家鄉(xiāng)味兒
在每個
太陽初升的早晨
南站的牛肉粉店外
就排起了長龍
熱氣騰騰的香味兒
從人群深處散發(fā)開來
吃上這口牛肉粉
鷹潭人的一天
才算真正開始了
旋乾磨上流瓊液
煮月鐺中滾雪花
在鷹潭人的餐桌上
一定少不了一道菜
那就是
上清豆腐
韓哲熙小朋友筆下
賣豆腐的老板娘
撲閃著慈愛伶俐的雙眸
傳統(tǒng)發(fā)飾
簡約單衣
微啟的紅唇
似乎正在跟顧客
嘮嗑兒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韓哲熙
指導老師黃佳佳
豆腐
是中國人最喜愛的
家常菜肴之一
鷹潭人也不例外
產自鷹潭的上清豆腐
歷史悠久
為鷹潭上清古鎮(zhèn)的
傳統(tǒng)特色名肴之一
古鎮(zhèn)上清
是古樹繁繞的道教祖庭
也因此流傳
道教文化幾千年不變
是歷代天師
世居之所
上清古鎮(zhèn)圖片源自網絡
制作豆腐
在上清有著
悠久的歷史
至今鎮(zhèn)上
仍是作坊林立
這里的豆腐
行銷四方
在龍虎山中
堪稱一絕
因水質好
加上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
令上清豆腐
十分地道
過濾精細
含水適度
具有白、嫩、香、滑的特點
不光營養(yǎng)豐富
還具有多種醫(yī)療效用
無論是
煎、炸、燜、煮
還是清燉、涼拌
都別具風味
在中國
麻將是人們茶余飯后
娛樂消遣的方式之一
鷹潭人在閑暇之余
也會叫上朋友或街坊鄰里
玩玩麻將
高浩欽小朋友
把大人打麻將的神情
描繪得十分生動
寧棄莫出沖
牌臭過三棟
牌尾吃卡檔
人旺我亂碰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高浩欽
指導老師黃佳佳
麻將
是中國古人發(fā)明的
博弈游戲
至今流行于華人文化圈
2017年4月
國際智力運動聯(lián)盟宣布
麻將正式成為
世界智力運動項目
鷹潭麻將
與其它地方牌相比
多出八張寶牌
(春夏秋冬梅蘭竹菊)
有寶牌的人和牌后
別人要多支付
相應的番數
不可否認
麻將的益智與趣味性
但任何游戲
都只能偶爾消遣
萬不可沉迷
麻辣燙
作為一種小吃
如今早已風靡南北
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在鷹潭的街頭
人們也愛在逛街的時候
順便吃點麻辣燙
毋寧說吃麻辣燙
是為了犒勞自己的腸胃
不如說
吃得是一種心情
火鍋
是一個人的麻辣燙
麻辣燙
是一群人的火鍋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谷雨桐
指導老師黃佳佳
起源于長江之濱的
麻辣燙
最初是船工和纖夫
創(chuàng)造的簡便易行
而又獨特的吃法
從成都到三峽的川江流域
由于水流湍急
纖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風景
他們在拉纖之余
在江邊壘起石塊
支起瓦罐
撿拾一些樹枝
作干柴生火
舀幾瓢江水
一切都就地取材
有菜放菜
沒菜就拔些野菜充數
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
涮而食之
既可果腹
又可驅寒、袪濕
這種吃法
因其簡便易行
很快便在江邊
流傳開來
有趣的是
除了地方美食
連廣場舞
也被小朋友裝進了畫里
人們喜歡在傍晚
開始一天中最重要的
體能鍛煉時間
雖說跳廣場舞的年齡群
普遍以退休大爺大媽為主
但如今的廣場或公園一角
也有不少年輕人加入
廣場舞的隊伍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劉羿澤
指導老師黃佳佳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
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
伴著熟悉的旋律
人們做著整齊劃一的動作
劉羿澤小朋友畫出了
舞蹈帶給人們的活力
廣場舞是否讓你聯(lián)想到
遠古時期的部落舞蹈
或篝火晚會呢
舞蹈本是人類基因中
最古老的
藝術因子之一
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中
廣場舞也成為人們調節(jié)身心
充實自我的
一種方式
中國的飲食文化
博大精深
除了一日三餐
在夏日的夜晚
人們還喜歡用吃宵夜的方式
放松愉悅自我
吃酒劃拳
稱兄道弟
夏日的燒烤攤上
總是有一種特別的誘惑
煙火人間
愛與美食
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王一川
指導老師黃佳佳
在王一川
小朋友的畫筆下
燒烤小哥的面頰上
掛著碩大的汗珠
炎炎夏日
裊裊炊煙
生活的熱情
就在他
翻烤的食材里了
喏
這就是孩子們筆下
鷹潭人的生活
簡潔的筆畫
卻描摹出神韻來
閑適中帶著自足
平凡中透著祥和
從一碗粉到一串肉
都是生活的
好滋味兒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地域的差別越來越小,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吃到地球另一端的美食。在中華文化的廣袤土壤上,我們有著相似的飲食、生活習俗,但地域間的微小差別讓我們每個人又打上了獨特的鄉(xiāng)俗烙印。文化有宏大也有細微,或許就在一日三餐的細微之處,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將我們每個人區(qū)分開來,成就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繼而也彰顯出不同地域文化的風韻神采來。
在斯瑪特的課堂上,我們之所以帶孩子去觀察生活,感受我們身邊的風土人情,真切地走進我們自己的生活里,從飲食起居、到歷史地理,充分感受屬于我們自己的人文風貌,追溯文明的源頭,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知當下認識自我。文化自信不是空談的口號,它來自于對自我及本土文化的了解和深層次的感知。當孩子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夠從中發(fā)現美感和趣味時,他的文化自信的底色便有了,他文化的根便有了。在一個個體綿長悠遠的記憶中,是家鄉(xiāng)特有的煙火氣和人文地理風貌,是滲透在生活的肌理中的人、事、物。一個有著民族文化記憶的人,便不再是一個沒有歸屬的人。一個對自己的文化有著充分熱愛的人,才能真正擁抱文化自信,做文明的使者。
我們知道
中國人愛吃
也擅吃
單憑大米做的粉
也是花樣繁多
從桂林米粉到長沙米粉
從海南的抱羅粉到陵水酸粉
……
每行走到一個地方
粉就換了種吃法
今天
鷹潭的小朋友
喊你吃牛肉粉
其他地方的小朋友
你們畫筆下的美食
是什么呢
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
獨特的人文風貌
快來和我們
分享分享吧
期待你的佳作
本篇內容中孩子們的畫作均由江西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的黃佳佳老師指導創(chuàng)作。黃佳佳老師陪伴鷹潭斯瑪特校區(qū)一起成長正好一周年了,作為一名美術專業(yè)出身的老師,因為喜歡孩子和美術而選擇了兒童美術教育事業(yè)。黃佳佳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用心,她習慣在美篇上記錄下孩子們每堂課的成長。在這里,給大家分由鷹潭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qū)的老師集體完成的一堂繪畫情景劇《庖丁解魚》,一起來感受一下生動有趣的斯瑪特美術課堂吧!繪畫情景劇《庖丁解魚》